一、安装与启动:奠定精准监测基础
安装位置选择
稳定性要求:烟气排放连续监测仪需安装在烟道或烟囱上,确保位置稳定、牢固,避免振动导致测量位置偏移。
采样代表性:采样点应远离弯头、变径处,确保烟道内流场均匀。例如,某钢铁企业因采样点选择不当,导致NOx监测数据偏低25%,重新选址后数据准确。
环境适应性:设备需防爆、防腐蚀,避免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使用。采样探头温度建议设定为160℃,伴热管温度120℃,防止冷凝水生成。
启动前检查
气路连接:检查采样探头、伴热管、冷凝器等部件是否漏气,确保气密性。
电源与接地:电源需稳定接地,接地电阻小于4Ω,避免雷击损坏设备。
气源准备:使用压缩空气或零气,确保压力稳定(0.4-0.5MPa),气体无杂质。
设备预热
启动后需预热120分钟,待设备稳定后再进行校准和测量。例如,某化工厂因未充分预热,导致SO₂测量值波动超标,经延长预热时间后问题解决。
二、校准优化:降低误差范围
零点校准
氮气校准:通入高纯氮气(99.99% N₂),待读数稳定后执行零点校准。
空气校准:切换至空气校准模式,抽取环境空气进行零点校准。需注意环境空气中可能含SO₂或NO,导致误差,建议优先使用氮气校准。
量程校准
标准气体选择:使用在有效期内的标准气体(如200ppm SO₂、400ppm NO),浓度需在仪器满量程的80%-100%之间。
校准流程:通入标准气体,待读数稳定后保存校准值。例如,某电厂通过量程校准,将SO₂测量误差从±15%降至±5%。
自动校准设置
周期设定:根据工况设定自动校准时间间隔(如每24小时一次),减少人工干预。
前扫吹与后扫吹:设置前扫吹时间(如3分钟)以清除管路残留气体,后扫吹时间(如1分钟)以保持数据稳定性。
三、日常维护:保障烟气排放连续监测仪长期稳定运行
采样系统维护
探头清理:定期清理采样探头滤芯(每3个月一次),避免堵塞。例如,某餐饮企业因滤芯堵塞导致油烟监测数据偏高50%,更换滤芯后恢复正常。
伴热管检查:检查伴热管温度是否正常,防止冷凝水腐蚀设备。
气路与传感器维护
冷凝器清洗:定期清洗冷凝器,避免积水影响设备工作。某化工厂因冷凝器积水导致分析仪进水损坏,维修成本超5万元。
传感器检查:定期检查传感器是否污染或损坏,及时更换。例如,某企业因传感器老化导致O₂测量值偏低,更换后数据准确。
数据记录与备份
实时监测:设备应实时记录排放数据,并传输至监控平台。定期查看数据报告,确保仪器工作状态正常。
数据备份:定期备份系统数据,防止丢失。某企业因未备份数据导致环保检查时无法提供历史记录,被罚款10万元。
四、故障排查与应急处理
数据异常处理
零点或量程漂移:通过比对分析判断是否漂移,及时校准。例如,某企业发现SO₂测量值逐渐偏高,经校准后恢复正常。
氧量异常:检查取样管路是否泄漏或氧量传感器是否正常。某企业因氧量传感器故障导致数据异常,更换后恢复。
气路水分处理
加热装置检查:检查取样探头及伴热管线加热装置是否正常工作,防止冷凝水生成。
反吹操作:定期反吹取样管路,排除管路中的水分。例如,某企业通过反吹操作解决了气路水分含量大的问题。
设备故障修复
部件更换:对于损坏的部件(如传感器、电路板、泵等),及时修复或更换。某企业因未及时更换损坏的采样泵导致数据缺失,被环保部门通报。
厂家支持:复杂故障需联系厂家技术支持,避免盲目操作导致设备进一步损坏。